教工风采
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十佳青年教工风采

来源: 时间:2013-05-06 点击量:

王军明 同济医院

王军明,男,39岁,中共党员,同济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省医学会眼科分会秘书,省第二类医疗技术审核专家,省卫生应急队员。

作为眼科医生,他用心服务,留住光明,临床与科研相互促进。主持参与国家、省校课题多项,发表SCI及权威期刊论文多篇,获省、市科技奖及国家专利多项。作为教师,他坚持教书育人。自主研发虚拟医院教学平台,主持省部、校教改课题多项,获校教学竞赛一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质量二等奖、校三育人积极分子等荣誉。在集体事业上,他下乡支医、参加复明手术、认真履行学会及工会职责,获院优秀共产党员、华科大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光明以行、责任在肩,是王军明用心践行的目标!

王健 光电国家实验室

王健,男,32岁,教授,为我校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学风严谨,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王大珩光学高校学生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教学质量二等奖。国际上提出轨道角动量光通信新概念新技术,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共同通信作者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被Science、Nature Photonic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期刊引用,被英国广播公司、美国科学日报等高度评价。担任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 等 20 多种期刊审稿人。他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为单位羽毛球和乒乓球队骨干,深受师生好评。

付松年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付松年,男,38岁,光电信息学院光通信与光网络系主任,教授,博导,中共党员。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他实施因材施教原则,让研究生读有所学,学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为,理论与实验、科研与欢乐并存,所指导的研究生参加首届"海信宽带杯"光电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他勤奋耕耘,追求卓越,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参与国家863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2篇,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他所在的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2012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验收。作为学院工会青年委员,他积极组织青年教职工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工会活动,使广大青年教职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科研活动。

刘茜 法医学系

刘茜,女,33岁,副教授,她是法医学系最年轻的女法医,最年轻的副教授,最年轻的妈妈,她是一个对法医满怀热情,对学生充满热爱,对科研充满激情,对家庭满怀责任的人。她十年寒窗,为圆一个法医梦;她不怕脏、不怕累,孕期仍坚持进行尸体解剖、病理取材,巾帼不让须眉;查找死因,判别错对,坚持真理秉持公正。她爱岗敬业,诲人不倦,被同学们当作"知心姐姐"。她锐意进取,科学创新,勇攀科研高峰,工作两年多时间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各1项,近年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A类2篇,其他中文论文10余篇。她为家庭无私奉献,独自照顾年幼的孩子和生病的母亲,让丈夫能安心在外地工作。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她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勤劳耕耘属于自己的梦想。

陈蓉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蓉,女,35岁,教授,博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博士。第十一届湖北省政协委员。曾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及英特尔研究院从事电子器件制备工艺及相关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获得美国半导体研究协会Simon Karecki奖、首届德州仪器微电子领域女性领袖奖、英特尔研究院杰出执行和创新实践奖等。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微纳制造领域发明专利7项,其中5项为美国专利,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及其他报告40余次。她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周建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建新,男,38岁,材料学院教授,加工系副主任,华铸软件中心负责人,中国铸造学会理事,中国铸造协会理事,湖北省铸造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开发(现主持开发)成功的"华铸CAE"系统是国内目前铸造领域最具影响的仿真分析系统之一,在国内400多家单位得到了应用,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承担国家、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次,以第1作者编著著作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奖励2项,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华中学者"。指导已毕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60余人,培养已毕业博士、硕士共计30人。

岳军 外国语学院

岳军,男,29岁,讲师,他对教学充满极大热情,深受广大学生好评,他还积极通过教学竞赛提高教学水平,于2012年先后获得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外语组第一名、外教社杯全国外语教学大赛湖北省决赛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由于其在教学及竞赛中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由湖北省教育厅和湖北省教育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近年来,岳军老师还积极为在汉举办的众多国际会议提供专业中英同声传译服务,并受到会议主办方的高度好评,此举不仅为口译教学提供大量真实素材,也为翻译专业学生创造了宝贵的观摩及实习机会,并在业界与课堂之间搭起了一道桥梁。2012年11月,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岳军老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赵茵 协和医院

赵茵,女,37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教师,讲师、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青年委员。自2005年博士毕业后,在妇产科临床与教学岗位工作至今。担任协和医院妇产科教研室教学秘书。赵茵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尽职、敬业,勇于开拓、创新。教学、临床、科研各项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 协和医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等荣誉。

廖小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廖小飞,男,35岁,现任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计算所副所长,"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是学院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的青年拔尖骨干力量,在多核与虚拟化、系统软件、对等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学术成就,为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参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广受学生好评。他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7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创新创业人才等一系列个人荣誉。

谭波 数学与统计学院

谭波,男,38岁,1997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2000年武汉大学与南巴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2年以"非常值得赞赏"的最优评语获法国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代换和有限自动机、离散动力系统、分形几何及其应用。在三字母可逆代换的结构、代换动力系统的组合与算术性质、离散薛定谔方程的谱的分形结构、自相似分形集的拓扑性质等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与国际和国内同行一直保持密切的学术交往,多次应邀到国外访问研究,在国际会议上报告工作。主持国家基金委和教育部科研项目5项,2012年获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参加基金委重点项目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至今已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