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师德先进个人

来源: 时间:2013-09-10 点击量:

外国语学院王秋华

"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教35年间,她始终坚持在平凡工作中守护着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责。她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在一点一滴中将"培育英才、探求真理"的理想与信念渗透到对学生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对工作的钻研探求,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日常的管理中。她,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系主任--王秋华教授。

一、育英才

王秋华教授自1998年日语专业成立,一直担任日语系系主任至今。王教授深感教育事业责任之重大,实为一项良心工程。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将每一位学生培育成对国家、社会有用之才,将每一位青年教师带领成专业知识全面、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1、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学生成才之路

王秋华教授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日语系的第一套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引进了第一套日语原版教材。积极组织日语系各位老师编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大胆实践国际化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各种渠道的成才之路。

作为日语核心课程《综合日语》精品课程负责人,组织日语系的精兵强将打造一流教学团队、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形成一套与时俱进的日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整套教学资源,并形成一定示范效应,也可供其他兄弟院校日语专业借鉴,使之形成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辟并广泛利用日语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日语课外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的日语学习环境。

在王秋华教授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日语专业2011年在全国日语专业排名为A,与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站在了同一平台,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王秋华教授作为系主任多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努力分不开。

2、以责为纽以人为本,真心引领学生成长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王秋华老师的真实写照。她将教学与教育结合相长,搭建起学生、学校、家庭、社会间的桥梁。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从正面教育,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丰富的职业经历去引导和感染每一位学生。

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她的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王老师每一次出国学习都会自费给学生买一些参考资料和课外读物。由于国内前几年看不到日文报刊资料,她利用出国的机会,购买或者收集他人阅读过的报刊,把对学生有用的内容剪接下来整理成资料,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

即使工作再忙,距离再遥远,她也不忘关心出国学习的的学生:无论是日本的节假日,还是中国的节假日她都会向通过校际关系出国的同学寄去问候,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指导选修课程,同时检查、督促学习进展。

"王老师不仅教授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让我们受益终生",这是来自毕业生代表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也正是王秋华教授一直践行的教书育人的真谛。

3、严谨谦和甘为人梯,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王秋华教授将教育看做一项造福人类的长远任务,深知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的鼓励、支持和培养,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扩大日语系乃至全院的影响力,促进学科及学院的长久发展。

为助青年教师成长的一臂之力,也为了学生能在课堂及课后教学中汲取更多,王秋华教授把自己几十年来总结的教学经验和好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们,还经常参与到一线的教学工作中,到教师们的课堂中"偷听",在课后给予中肯的评价和建议。"甘为人梯","用心灵赢得心灵",王教授以她严谨的教学研究态度,谦和的为人处世风格赢得了同行们的一致赞许。

二、探真理

王秋华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在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同行的一致认可的同时,也以一个又一个教研创新成果引领着专业的研究发展方向。

1、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王秋华教授承担过日语专业本科生一年级、二年级的基础课程《综合日语》 ;三年级、四年级的专业方向课程《日本文化论》和专业知识课程《日本报刊选读》《日语毕业论文指导》等课程;为全校学生开设过《日本社会文化》的选修课,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在职期间,她所承担的课程教学评分一直为优。

编写一套适合我校日语专业教材,特别是与日本大学合编教材是我校日语系多年来的愿望,经过多方努力,王秋华教授担任总主编的日语系第一套与日本东洋大学合编教材《新日本语》终于在2011年问世。这套教材汇聚着日语系广大师生的殷切期望,凝聚着编著者的心血,是我校日语教学的又一个"里程碑"。

2、深化推进教育改革,实现国际研究合作

结合教学实践,王秋华教授还积极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组织申报各级教学改革项目。针对教学实习中反映的合资企业中日文化摩擦问题,200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与日本东洋大学合作申请了中日合资企业文化摩擦的调查与研究课题,2007年顺利结题,研究成果已于当年出版发行。该项目是外语专业跨学科研究的尝试,也实现了日语系国际合作课题研究零突破!

除了本科教学,王秋华教授还承担了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课程。从2002年研究生开始招生到2005年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正式设立,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今天,培养方向以及课程设置经历了无数次的调整和改革,这其中都包含着王秋华教授的心血和辛劳。王秋华教授承担的研究生主要课程有《日语文章写作》《日语测试研究》,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其中4名学生的硕士论文在国外相关大学的学术刊物发表。毕业生就业去向95%在全国各大专院校。

3、科研教学创新融合,引领学科未来发展

在引领学院和专业的创新发展道路上,王秋华教授一直很注重教学和学术的双向创新研究,一方面继续发挥日语系优良教学、科研传统,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学术增长点与创新突破点。王秋华教授始终坚持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使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王秋华教授一个创新性的举措。

在专业管理的发展道路上,王秋华教授作为系主任,积极带领日语系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拓日语教学与发展应用的新路径、新方法,引领着日语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三、尽风采

上善若水任方圆,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地探索,王秋华教授在学术科研和教学方面都取得累累硕果。而外界的赞不绝口,她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展现了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最为耀眼的一面。

除开前文提到的各项成就,因教学成绩显著,王教授在2002年荣获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不断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奖。

在2006年参与社科项目《民族精神的比较研究》,承担日本社会文化部分的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思想碰撞与方法借鉴》一书已经于2010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参与教育部一般项目《基于"对话"的日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实践与研究》。主持及参与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数项。2011年负责申请了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并圆满完成任务。近5年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叶千平

一、改造传统铸造术 十年磨出双剑

叶升平教授现任全国铸造学会理事,全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铸造技术》和《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等专业杂志编委。近十年,出版《消失模铸造成型原理与质量控制》、《消失模铸造图片集》、《v法铸造图片集》等专著。参编《模具大典》第五卷《特种铸造手册》(第3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级科技奖励2项。发明专利5项。2003年创办中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技术网站。2003-2013十年间,连续主持了五届全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年会和两届全国V法铸造技术及生产管理研修班。2013年第11届全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年会在合肥召开,国内外代表多达到400余名。2012年4月出席墨西哥举办的70届世界铸造会议,叶升平教授在会上宣读两篇论文,扩大了中国铸造技术在世界的影响。全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技术委员会挂靠华中科技大学,叶升平教授作为全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科带头人,坚持十年推广和提升,将消失模与V法铸造这两把剑改造传统铸造术,在中国铸造行业影响较大。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术年会"将在我校举办。

二、开创《情商培训》课重视情商教育

叶升平教授于2006年在高校率先创办《情商培训》课程。2008年建立了《情商培训》网站。《情商培训》教学模式有两大特点:1)激情教学和互动训练并重;2)分组讨论和户外活动穿插。2009年3月25日楚天都市报以标题为"大学情商选修课堂被搬到山上 在夜幕下的山顶释放自我"报导了我校《情商训练》选修课。2010年,面向理工类大学生的《情商训练》创新模式探讨项目,获学校教改基金支持。2010年起,《情商培训》选修课落户启明学院。《情商培训》坚持八年,约有两千余名学生选修此课,其教学方式和培训效果受到学生热捧,多次应邀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做情商演讲或户外培训。

三、文化与创新结合 丰富工科课程

2012年至2013年,作为主讲教师之一,叶升平教授承担材料学院全国精品课程《材料加工工程》,将传统文化和创新手段结合,丰富工科课程,改造传统授课模式。例如:在讲授液态成型章节时,将青铜文化元素熔入课程教学,把原本枯燥铸造课程讲得富有文化品位,让大学生惊叹古人智慧;结合科研体会,穿插快速成型和消失模铸造等现代科技,使同学们领略了工科前沿动态。在课外作业上创新,布置三维设计钟鼎任务,调动同学们浓厚兴趣,培养大学生设计和创新能力。课程结束前,对学生们完成的编钟和铸鼎以及钱币设计作业进行评点,选出优秀作品,请获奖同学上台领奖。将学生优秀作品展命名为《钟鸣鼎食不差钱》,分别在东八楼和东三楼墙报上展示。叶升平教授的独特工科课程,不仅确保了高到课率,还做到了高抬头率,受到同学们一致好评。近两年来,发表教学论文四篇。1)《面向理工类大学生的(情商培训)课程创新模式探索》2)《基于消失模铸造的课程设计教学》3)《将音乐和舞蹈元素融入到情商培训课程中的探索》;4)《取象于钱 诗教铸造》。

四、加强研究生管理 探索培养模式

从1997年开始迄今,叶升平教授培养和正在培养的研究生近四十名,导师结合研究生特点,因材施教,在特种铸造、模具设计、快速制造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生管理和培养上,形成一套独特的工科研究生模式。叶升平教授要求每位研究生遵循周一到周五上午九点必到考勤制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下午五点离开电脑,走出实验室,开展文体活动劳逸结合。研究生每周一次轮流作学术报告和人文交流(由学生主讲除研究领域之外感兴趣的话题)。要求研究生每个学期至少参加两次研究生院主办的学术讲座。提供每位研究生多次外地调研机会,要求研究生出席1-2次全国学术年会,参加论文报告和学术交流,锻炼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研究生做学术报告的口才。叶升平教授培养一批设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教高,表达能力过硬的研究生,受到业界好评。

五、热心校文化建设 倡导爱心义工

叶升平教授作为校京剧社社长和喻园诗社社员,热心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为校庆60周年改编的《京韵鼓颂》 分别在校庆诗社舞台、81级研究生聚会、国家光电实验室联欢晚会以及材料学院新年晚宴上演出。2012年牵头申报校园文化品牌《喻园京韵》,获校宣传部资助。2012年,作为为洪山区人大代表,叶升平教授主笔提案《关于实施大学生做社区爱心义工的建议》。该提案由叶升平教授组织我校同学参与实施,得到关山街和汽发医院阳光家园大力支持。2012到2013年两年间,共有50多位大学生到阳关家园为智障和孤寡老人作爱心义工,获得阳光家园的好评。从2012年起,叶升平教授为某县两名贫困中学生提供助学资助,为和谐社会奉献爱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海

金海是计算机学院院长和学术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入选"华中学者领"军岗。多年来,出于对祖国计算机事业的热爱和发展我国计算机学科的使命感,金海教授特别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对优秀人才,他既爱之若渴,又严格要求,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他的博学厚德,大爱无私,获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热爱。

一、构筑人才金字塔,从本科生抓起

2009年,试图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启动了培养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委托若干所高校在"数、理、化、生、计算机"等五个学科试点。金海密切关注这一计划的实施,他认为:我校虽然没有承担"珠峰计划"项目,但我们不能有与已无关的思想,不能在精英人才培养方面落于他人之后。金海明确提出,学校启明学院正组织开办"创新实验班",计算机专业不在计划之内,这不行!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开办"计算机科学创新实验班"(简称ACM班),从本科做起,在培养精英人才方面取得突破。

由于金海的努力争取,学校教务处和启明学院领导给予了支持,在最快的时间内批准了ACM班的设置方案,并于当年招生。百忙之中,金海放下其他工作,全程参与了ACM班的学生选拔,教师遴选,以及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组织管理等讨论。学生面试中,他认真记录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发掘有潜力有灵气的孩子。按照"着力加强学生的数理基础,强化数学建模、创新算法和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办班要求,他从全院教师中遴选具有数学学科背景和编程能力突出的教师任课。为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专业、真心热爱专业,他安排ACM班学生参加每一期的全部由院士和国际顶尖学者主讲的"计算机科学前沿高端学术论坛"。他亲自主持由全体课程组长参加的ACM班创新教育专题研讨会,担任ACM班学生的导师,定期与这些学生见面,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惑,解答问题,给他们激励和帮助。ACM班实行导师制、本硕连读制和末尾淘汰制,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2009年下半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金海敏锐的感觉这一计划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学术型人才虽然重要,但如何有针对性的加强工程型人才培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分类培养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既注重培养拔尖的学术人才,也注重培养拔尖的工程技术人才。在他的建议下,计算机学院积极向学校和教育部申报承办"卓越工程师班"。金海邀请了计算机界知名企业高管,一起研究卓越工程师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报的培养方案受到学校教务处的表扬。

金海特别喜爱那些聪明机智、积极进取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地为他们的成才提供帮助。他利用自身资源,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知名企业技术人员授课,组织学院优秀本科生赴美国参加超级计算大会(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拓宽学生视野,加强交流互动。为促成"企业课程进校园",他亲自从百度、腾讯、Inte、IBM等知名IT企业聘请高管和技术人员为本科生授课,使授课内容紧贴企业实际,学生学习有的放矢。他利用自己在海外的资源,积极与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了交流互访关系,每年都要选派一批本科生到海外学习,也吸收对方的学生来校访问学习。学生出国留学,他亲自为学生写推荐信,利用自己的海外资源,为学生联系好导师、好学校。

金海认为: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必须紧紧把握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改动向。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和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计算机学会(IEEE-CS)每10年都会发起制定计算机学科专业新的课程设置指南,为全球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CS2013"就是最新一轮的国际教改方案,在金海的努力下,我校成为"CS2013"教改项目的国内牵头单位。而且,金海本人承担的"分布式计算课程改革"将作为国际示范课程,提供全球参照。

由于对本科教学的高度重视以及积极推进教学改革,2012年,金海主持的"基于云平台的多学科虚拟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他主持的"并行程序设计课程建设"获得国际NSF/IEEE并行与分布式课程建设奖。

二、立足前沿高起点,培养研究生

培养高水平研究生将决定我国计算机科技水平的未来,对此金海倾注了大量心血,回国12年,已经在优秀研究生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他的学生毕业留校后,产生了3名教授、博导,1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金海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首要原则,是要把他们带入国际学术最前沿,高起点开展研究生培养。为此,他选择高性能计算中最重要的分布式计算为主攻方向,开展的研究都是引领我国分布式计算发展方向的重要课题,如集群、网格、对等计算、虚拟化、云计算等。在这个领域,几年来,他的团队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63计划重点项目、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重大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等。正是这些尖端项目,为培养优秀研究生提供了条件和良好的基础。

高标准,严要求,是金海培养研究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为此,他的实验室制定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促使研究生攀登国际学术高峰。实验室将计算机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期刊和会议按照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类,分别记3分、2分、1分。博士生毕业,必须同时满足"发表论文总分在6分以上"、"论文篇数至少3篇"、"至少1篇为B类以上论文"等三个条件,方可进入答辩程序。这个标准远远高于学校制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条件,是这些年金海实验室源源不断产生优秀博士生的重要根源。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为了帮助研究生拓展学术视野,启迪科学思维,金海为他的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近几年,金海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交流讲学近70次,资助研究生80余人次出国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选派研究生20余人次前往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短期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2005级博士生何强,参加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的联合培养,取得优异成绩,同时获得中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博士学位,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三、以身作则做表率,身教重于言传

培养精英人才,既重学术,更在人格。品德和人格的塑造往往比学术培养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为了教会学生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金海以自身的言行为学生做了好的榜样。他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学术道德要求,每位学生投稿前,他都要认真审核稿件,他的实验室专门制订了《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建设与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管理文件。

多年来,无论科研任务如何繁重,金海都坚持"教授站讲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带来了科学前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动向。他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集群与高性能计算"、"并行处理"、"网格计算"、"计算系统虚拟化"等近10门前沿新课程。他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讲课,采用双语授课和英文最新原版教材,并使用国外最新技术和手段,设计了全套英文电子教学讲稿。这套电子教学讲稿在网上发布的第一天,就有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近10个国家30多所高校以及IBM、HP、微软等大公司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下载。

课堂之外,金海教授利用多种途径同学生展开交流,他经常处理学生邮件到深夜,他的邮件回复率是100%。他实验室的学生经常感叹,金老师不出差的时候,怎么每天早上都那么早就到了办公室,实验室八点半正式上班,经常是不到八点就看到他坐在办工桌前。在他身边工作的老师也经常心疼的说,金老师怎么拿着行李就来了实验室,要知道,他是刚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国外赶回来的。和他一起出国交流的师生也感慨,金老师出国到了酒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处理邮件,在机场候机也是如此,从来没见他倒过时差......

学生们都说:金老师对我们像亲人一样,他有爱心,有水平,有魄力。当金海得知实验室硕士生郑龙在湖北保康支教时发起了资助当地贫困学生的"PPHope"活动的时候,他发动全院师生支持郑龙的做法,并且亲自带队前往保康扶贫。他一位学生晚上打破了实验室的玻璃门后,若无其事的离开,为了安全,实验室管理员在门口睡了一夜,看到录像后他眼睛红了,带着学生去赔礼道歉,身体力行地教育了学生。一位贫困学生家长生病,他自己出钱,以实验室科研补贴名义发给那位学生。物价上涨,他及时提高学生科研补贴。他总是能记住每一个学生论文投稿的截止时间,及时提醒学生做好修改。他要求学生参加国际会议之前做好论文报告的PPT,提前向他预讲,做学生的第一个听众,提出修改意见......

他的挚爱伴着苛刻,感动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实验室2004级33名研究生毕业时,专门定制了一个镌刻着"师威如岳,师恩似海"的水晶同心圆,送给金海,以表达对他的真心感谢和爱戴。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向军

向军,教授、博导,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研究所所长,华中学者,湖北省燃烧工程研究会秘书长,《燃烧科学与技术》编委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自觉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以教师职业规范作为基本道德准则,加强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学生,弘扬正气,维护教师的师德职业操守。

作为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作风踏实,身先士卒,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科研方案,一起完成科学实验,为了完成科研工作,多次在大型电站锅炉炉膛内空气污浊、简易平台等危险工作环境下通宵完成锅炉冷态测试工作,忘我的工作和身先士卒的敬业精神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爱岗敬业,尽心尽力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在实验室学科发展、年度报告及评估工作中,任劳任怨,工作积极认真,经常加班加点开展工作,受到师生员工的称赞。

曾获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度"优秀青年教工",获华中科技大学2011-2012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严谨治学,创新科研,学术成果成绩显著

向军教授是热能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燃烧理论及污染物生成与控制、碳减排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煤燃烧机理研究、燃烧污染物生成与联合脱除以及富氧燃烧碳减排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煤燃烧理论及污染物生成与控制方向的研究:(1)基于煤结构与燃烧反应性研究,建立燃料-燃烧耦合关系,形成以低氮燃烧理论与技术为代表的高效低污染燃烧理论与技术,气体再燃双通道浓淡低NOX煤粉燃烧器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开展碳基固体燃料颗粒表面物理化学结构定量表征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演化行为研究,获得有机结构基团在燃烧过程中的分类、断裂、聚合以及演化机理,获第三届亚太燃烧会议优秀青年学者奖(Young Investigators Award),并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燃用无烟煤W型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高效洁净燃烧理论和技术研究,负责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未来城3MW富氧燃烧基地建设与运营,负责组织国家支撑计划35MWth碳捕获工程示范项目,领导世界领先的富氧燃烧碳捕获工程示范。(4)拓展研究高超声速燃烧基础理论与技术,提出高效低阻高超声速稳定燃烧方法,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为国家国防事业服务。上述学术研究成果支撑了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燃烧理论学术方向,推动了燃烧学科发展。

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项目16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4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成员,国家985创新集体成员,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成员。承担应用研究项目10余项。在Fuel、Energy and Fuels、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本学科领域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EI收录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4部,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项。曾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第三届亚太燃烧会议优秀青年学者奖(Young Investigators Award)。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澳大利亚学术访问。

3、团结合作,勇于担当,组织领导富氧燃烧碳捕获研究团队

向军教授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研究所所长,在郑楚光教授的支持下,带领20余研究人员组成的学术团队,专心致力于富氧燃烧碳捕获基础理论研究,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负责组织"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基地建设,建设并运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未来城3MW富氧燃烧基地(国际领先、国内第一),实现了超过80%的CO2富集浓度,超过95%的CO2压缩纯化浓度的全流程技术示范(国际领先指标);负责组织建设35MWth富氧燃烧碳捕获示范工程,将富氧燃烧技术推向工程示范应用,引领中国富氧燃烧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理论与技术。该成果受到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先后接待ALTHOM等国际著名能源公司、美国DOE等政府部门访问,中国国家多部门、省市专家学者、党政代表团的现场参观考察,提升了中国碳减排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带领团队负责中心的申报、建设及验收准备工作,负责领导团队成员开展煤燃烧理论及污染物生成控制方向等节能减排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成果显著。

作为团队主要成员,与材料学科李箭教授合作,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能源材料学科交叉创新团队,获得了学校的重点支持,创新团队成员组成固定课题组,形成了紧密配合、学科交叉的学术团队,近几年领导10余项国家基础研究项目、10余项应用研究课题。

向军教授同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985创新集体、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4、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好评

向军教授遵守教师职业规范,学风严谨,虽然科研工作繁重,但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等专业骨干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效果优秀;承担硕士研究生的"洁净燃烧理论与技术"国际化课程、"动力工程研究进展"博士研究生课程等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多门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

向军教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在长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向军教授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组织了学术研究小组,梯队中包括4位教授、2位副教授、2位博士后,学术团队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梯队成员专业背景、研究方向互补,注重学科交叉,为扩展煤燃烧基础理论及污染物控制方向奠定基础;注重培养青年人才,积极支持青年人才参与国际交流,近五年课题组3位教授、1位副教授分别获得"洪堡学者"奖学金、中澳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赴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留学访问。以向军教授为负责人的研究组目前指导在研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25名,近五年已培养毕业研究生30余人,多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和优秀论文。研究生培养成果突出。

化学与化工学院杨亚江

杨亚江同志1975年12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有机化工系高分子化工专业,曾留学加拿大阿尔伯达研究院、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自1993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以来,积极投入到化学与化工学院的科研、教学和学科发展工作中,现担任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系主任,为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高分子科学与化工学科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并连续3届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工类委员会委员。承担多个课程的教学,培育研究生学生几十人,在高分子凝胶与超分子凝胶材料领域造诣深厚,是深受学生喜爱和敬仰的老师和益友,下面分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杨亚江老师的事迹。

一、拥党爱国,爱岗敬业

杨老师作为一名有近40年党龄的党员,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规范,热爱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勤奋工作,模范履行高校教师的岗位职责,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杨老师在工作中极其认真负责。在教学和科研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更好。在教学上,作为老教授,仍不仅乐于承担本科生的教学,还经常在实验室里指导本科生的实验。在我校化工专业较为薄弱的情况下,作为主要负责人员,多处调研,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化工专业教学实验室,促进化工学科的发展。由于杨老师在教学上的影响力,自2000-2017年起连续三届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工类)委员。在科研上,杨老师更是成绩斐然。他在科研上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及时关注科研动态,善于把握科研前沿。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863项目1项,并以子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先后参与了3个973项目,并指导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SCI论文80多篇,获得5项授权专利。

同时,杨老师十分重视国际科技合作,先后获得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多次。合作的国家有俄罗斯、埃及、波兰、美国等。这些国际合作,不是仅满足于一般性的互访,而是实质性合作,如联合培养博士生、共同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在与波兰重有机合成研究所的国际科技合作中,为表彰杨老师多年来对该所国际科技合作的贡献,尤其是提出开展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为该所的科研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该所授予杨老师荣誉奖章。据称,这是该所第一次授予外国学者荣誉奖章。在多次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曾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资助。

二、授之以渔,全面培养

杨老师在科研工作中尤其是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学生刚刚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对于新接触到的学科领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迷茫,然而得益于杨老师多年在科研工作中的积淀,他以专业前沿的眼光,准确地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指引学生的研究方向。杨老师经常与学生深入探讨科研中的问题,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以逐步弄清科研的本质,认清自己科研工作的不足。同时,遵循严谨从事科研工作的理念,杨老师还经常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查阅相关的文献并且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并且设计实验来证实这些想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杨老师对于本科生的课外科研训练也很重视。很多本科生受益于在杨老师课题组受到的科研训练,毕业后在其他学校继续深造时还很怀念在杨老师课题组受到的科研训练和科学思维的熏陶。2004级李子福同学自本科大二起即在杨老师课题组参与一些研究工作,后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为硕士、博士。由于其优秀表现带来了正面效应,后来参与杨老师课题组研究工作的本科生盛一峰也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杨老师还尽心尽力帮助年轻老师,培养梯队。院里多位老师受到杨老师无私的帮助,从课题的选定到项目申请书的修改,都提出建设性建议,帮助他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走上科研治学之路。

三、严谨治学,言传身教

杨老师治学态度极其严谨,这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们。从平常实验操作的细节,到实验数据的处理,再到学术论文的撰写,杨老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虽然有时候要求近乎苛刻,但是对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杨老师日常的严格要求,才使得学生们在科研的过程中秉承了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目标。在求学期间,每个学生均能很好地受到科研训练,并得到较好的科研成果,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而每一篇论文的发表都经过了杨老师和学生的反复讨论、推敲和修改,无不浸染着杨老师的心血。

杨老师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以求,在百忙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保持了极高的学术热情。在化学楼107房间中总能看见杨亚江教授忙碌的身影,即使寒暑假也是如此。腊月二十八,整个化学楼几乎走空了;正月初七,年味儿还正浓,你都能看到杨老师或伏案修改学生的论文、或查阅文献或忙于写课题申请书。武汉炎热的七八月,仍能看到杨老师在化学楼107房的电脑前辛勤工作。而这一切无形中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学生也不敢再偷懒懈怠。

另外,杨老师有着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在指出学生们在科研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时候,他往往会通过他自己的经历和积累的经验来鼓励他们继续向前。这种亦师亦友的讲述,比简单的批评教育效果更好,同时也展现了杨老师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总之,学生们认为作为杨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正是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使学生们从科研的门外汉成长为科研工作者,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学生们受益终生。

四、关爱学生,助其成长

杨老师不但在学术上帮助学生走上科研之路,在生活中对学生也是非常关心。学生病了,他总是亲赴医院看望。有一次,博士生付新建同学因糖尿病在陆军总医院住院,杨老师前往探望,并时常打电话询问病情。学生们毕业找工作或出国,杨老师就是他们的好参谋,经常给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学生们能找到合意的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院校。并鼓励学生们不要怕吃苦,在工作中像在求学中一样,永葆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即使学生们在参加工作后,杨老师也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对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所谓"良师益友",在杨老师这里也并存。但杨老师廉洁从教。每年教师节,均提前给学生们发出预告,只接受联名签署的贺卡祝福,不接受任何其他的礼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杨老师正是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作风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同时也为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自动化学院齐欢

齐欢老师是自动化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担任过数学系副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和图书馆馆长,发表文章200余篇,专著和教材7本。在学生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他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

见到齐老师,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和善的长者,总是笑眯眯的,乐呵呵的,极为平和,没有架子,令人感到亲近。他的人生跌宕起伏,阅历丰富,他到过很多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保持着学者的态度,从不说教,也从不训斥学生,总是从不同的角度讲很多的故事给学生听。这些故事中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有过去的也有他亲身经历的,广征博引,富有哲理,很有启发性。故事中既包括对中国初级阶段问题的认识,对人生的探索,也包括目前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学生都很喜欢听他讲故事。他在讲故事时的豁达和探索精神,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极大地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他的实验室产生了4位年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3位研究生会主席。

齐老师强调平等待人,很赞赏哈佛大学的校训"真理",提倡只服从真理,不要讲师道尊严,不在学生面前"摆谱",因此,学生在讨论问题时,都能畅所欲言,毫无顾忌。他常说,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将每人的优点放大到极致。因此,他常常问学生"你最喜欢做的是什么?","你认为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你比别人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建立自信。他也是常常表扬学生做的事情,给他们鼓励。在安排任务时尽可能发挥其长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实验室中的位置。

齐老师在系统分析与计算机仿真领域有较大影响,课题比较多,背景很广,涉及很多领域。齐老师是数学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控制学科的博士,力学和物理基础很好,知识面宽,在给学生介绍课题时,常常是从工程背景说起,讲到数学描述,用计算机仿真做成动画和图形,通过改变参数观察系统的变化,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生动活泼。很复杂的工程问题和数学问题变成了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点,很多甲方的负责人都非常佩服。齐老师做事的认真劲也是小有名气的,有几个项目做得连甲方都说可以打住了,评价他"学术性强,商业味不重",有信用,主动将项目给过来。这些对学生影响很大。

由于在系统分析领域的学术影响,国家层面的一些重大项目常常找去咨询论证,在别人看起来"没有效益",他却说"能为国家做点有益的事,就是幸福!"回来后,他也常常将项目分析论证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说给学生听。这些课本外的事情,常常让学生受益非浅。所有项目的申请、结题、报告等材料都是他自己动手,学生协助,然后给学生审查,挑问题,使学生从中受益。

齐老师常常将项目的立项、与甲方的沟通、学术的交流、文档的写法等等讲给学生听,使学生对项目管理的细节都很清楚,以至于有的学生在竞聘某大公司的项目管理岗位时,说得聘用考核人员连连点头,感概地说"我们也没有了解得这么细",当场表态聘用。

齐老师心很"善"。有一年,外校一位女生报考他的研究生,并不认识,初试成绩接近390分,但是集中精力做毕设,忽视了复试,在复试中被意外淘汰。面对毫无思想准备的学生,齐老师极为耐心地带她复查试卷,分析原因,商量对策,最后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另外的院系录取,并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成为一名优秀研究生。有个博士生与心动女生之间产生矛盾,极为纠结,抱住齐老师嚎啕大哭,齐老师循循善诱,使这位学生顺利度过感情危险期,很快成熟起来,后来成为某研究院高管。

他关心所有学生。从不拖欠研究生科研补贴,即使科研经费一时没有到账,就自己掏钱。有个学生来自山东农村,家庭困难,交完学费后,就几乎没有了伙食费,每餐吃一个馒头和咸菜。他知道后,马上送钱给他上卡吃饭,同时为了避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后来就在实验室设立新的岗位,支付他酬金,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个学生毕业后在阿里巴巴工作几年,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自己开办了公司。有个研究生,出生在淮北农村,大水将贫穷的家冲得一贫如洗,一度非常自卑,齐老师不断鼓励他,支持他。这个学生毕业后到了国外的研究所,工作努力,业务精湛,成为研究所副所长,第一次回国,就来学校,一定要见恩师一面,情景非常感人。还有个研究生来自鄂东大别山,早年丧父,家庭贫寒。出国前与恋人登记结婚,因为家里困难,没有举行婚礼。齐老师听说后,以实验室的名义,代替双方家长为其举办了婚礼。这个学生后来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做博士后,还曾经专程回到实验室看望齐老师。

他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对学生所有发表的文章和学位论文都要仔细阅读,包括外校外专业送来的文章和论文。有人说这些事没有"效益",他却说"It's my job."他还争取机会送研究生出国做访问学者,扩大眼界,学习发达国家高校的研究方法。

齐老师上课生动活波,案例很多,而且很多是他自己做的。即使是别人的案例,他也会自己做一遍,再将自己的体会融合在一起讲给学生听。很多学生都很愿意听他的课。

多年来,齐老师还坚持给本科生上数学模型课,在齐老师的实验室,先后有10多个"编外"的学生,那是自己主动要求来实验室学习工作的本科生,齐老师为他们提供计算机和上网条件,寻找或提供工程数据,讨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为他们修改论文,并帮他们支付版面费,支持他们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这些学生先后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威斯康星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其中一位去了希腊,在国际IEEE电力与能源会议上宣读了论文,被卡耐基梅农大学计算机系录取,现在甲骨文公司工作。

齐老师很多方面比较像发达国家学校教授的做法。例如,每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就邀请学生在家里举行Party,创造"如家"的氛围,沟通情况,联络感情。他准备的菜肴非常丰富,又有很多故事,使得学生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得到很大的享受,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当年的Party。

齐老师淡泊名利,处事平和。一些名利的事情,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他却淡淡一笑;对别人在背后的议论,从不往心里过。但是对学术上的很多细节记得非常清楚,常常当场推导给学生看,学生评价说齐老师具有"选择性记忆"。

对齐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学生们都打心里感谢。在他六十岁生日时,毕业多年的学生从四面八方相约回到母校,与在校研究生二十多人为齐老师祝贺生日。一个学生在论文的致谢中说"我要感谢我的博导齐欢教授对我的关心与指导。很荣幸能成为齐老师的学生,他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眼光,高屋建瓴的立论,博闻练达的学识让我折服;他平易谦逊的为人,豁达乐观的处世,一丝不苟的治学,淡泊名利的儒雅使我钦佩;这些"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理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使我在今后能够加以传承并发扬。跟随齐老师学习的三年里,我汲取了大量的养分,拓展了科研视野,提升了思维高度。我的博士论文从选题、构思、开题、写作、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无不凝聚着导师大量的心血。忘不了他当初毅然绝然的收留,为我创造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忘不了他对我一直以来的鼓励与肯定,让我能够在艰苦的科研路上冲破种种困难得以有今天的成果;更忘不了他和师母这三年来的厚待与悉心关爱,使我时刻被感动着并努力进步着;还忘不了他的宽仁胸襟与体谅之情,面对我常常奔波于老家和学校之间,他非但没有批评过我,还总是安慰我让我先照顾好父母安顿好家里的事情后再来学校忙学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此生愿以齐老师为楷模,做一位德才兼备,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为培养更多有用人才而教育的人民教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导师的恩情与关怀,让我毕生难忘!"

齐老师有很多学生,现在有的成为重点高校的教授,有的担任了重点高校的系主任,有的成为外企人力资源部经理,有的成为大公司的技术骨干或销售经理,有几位成为将军,有的担任了高校校长,....。每每说起齐老师的功劳,他都是淡淡地说,这是他们的努力,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幼儿园刘晓燕

* 爱,是她心中一首永恒的歌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这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幼儿园教师刘晓燕最喜欢的一首诗,常唱吟的一首歌。

对于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幼儿园里辛勤耕耘了二十二年的刘晓燕老师来说,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刘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种付出的幸福,一种被认同的幸福,一种当幼儿教师的幸福!

有人说:"幼儿教师象鸡妈妈,张开了温暖的双翅,又象牛妈妈,献出了甘美的乳汁,更象海鸥妈妈,带着小海鸥同惊涛骇浪搏击。"刘老师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既不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样伟大,也不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那样崇高,更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她的心中只有爱,那份沉甸甸的爱!

* 她积极向上,是学习型教师。

刘老师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从不放松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特别是擅长幼儿园音乐教学学科领域教学,多年来承担了幼儿园音乐学科组组长,以传、帮、带的方法带领出一支音乐学科教学特长的专业青年教师队伍。积极参加国家培养计划"影子教师"的指导教师工作,并以骨干教师的身份多次接待国培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获得好评。

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订阅多种幼教杂志书刊,学习最前沿的幼教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业务学习及观摩课展示等活动,汲取有益的教育经验;注重对幼儿教育及教育实践的研究,发挥专业长项参加了湖北省少儿出版社《湖北省整合课程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工作;参加华中大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自主课程》的编写与修改工作;

* 她认真履职,是责任型教师。

刘老师始终为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懈努力;处处为人师表,时时以身作则;坚持以孩子为本,根据实际需要策划班级和组内大型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收获;针对孩子特点,开展有特色与创意的各种主题活动;把自己的爱灌注给每一个孩子;经常主动与家长沟通;多次出色完成了对外公开课的任务,赢得了幼儿园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 她因材施教,是创新型教师。

刘老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幼儿行动与发展指南》精神的指导下,注重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主、自信、快乐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家长纳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以专业的精神引领家长与幼儿园配合共育出健康、快乐的新一代;本着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理念努力争做创新型教师。刘老师以为,一个幼儿老师不仅仅要心中有爱,更应想到要如何去爱,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孩子的心灵;爱是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 她敬业爱岗,是奉献型教师。

刘老师工作从不拣轻怕重,勇挑重担;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导年轻教师在专业上成长。多年来,指导组里青年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的教学比赛并获得佳绩。对幼儿园有音乐教学需求的各种大型活动都会积极主动出谋划策地尽自己的努力尽善尽美。加班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她就是这样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用自己的青春铺就奉献之路,用心灵的清泉细心的浇灌青青的小苗,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开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舞。只愿做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使孩子只需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只愿牵着孩子们的手迈向明天!

* 她是家长心中最满意的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喜欢的教师

在幼儿园开展的家长问卷调查中,刘老师连续几年均获得百分之百"全满意"的殊荣。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刘老师觉得孩子们的爱是她前进的动力,孩子们无暇的童心更坚定了她对幼教事业的热爱!让孩子们在幸福快乐中健康成长!她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精力,用她的爱心和孩子们一起绘制动人的五线谱,共同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

公共卫生学院吴汉荣

吴汉荣,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科研上坚定方向,锐意进取,作学科带头人

吴汉荣教授从事儿童青少年卫生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儿童少年卫生学科的带头人。她十分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现状和趋势,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拓宽了儿童少年学的专业领域,先后承担了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和教育部等多项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研究课题。

关于科研事业,吴汉荣教授常对她的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很短暂,选定自己的方向很重要,既然选定了方向,就要坚持和努力下去"。 30年余年来,她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在学习困难儿童认知能力缺陷的脑机制及预防和干预方面颇有建树。她善于把握机遇,积极创造条件与国际接轨,2004年她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所共同完成 "中德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的跨文化研究",制订了中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和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弥补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空白。她带领一支年轻有为的科研团队,承担了6项关于儿童学习障碍研究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形成该学科的一个重点研究发展方向。

她开展的课题研究和专著撰写,总是本着为儿童青少年健康实践服务的宗旨,注重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中《儿童少年心理偏移与不良行为的辅导、矫正研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学习障碍儿童生活质量评价及干预对策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儿童行为与健康》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健康心理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二等奖;主编《医学心理学》,《儿童行为与健康》、《儿童学习困难预防及其矫治》、《压力与应对)》、《性健康教育》等专著11本,副主编《现代儿少卫生学》,其中《医学心理学》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二、教学上以学生为本,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做学生的知心人

多年来,吴汉荣教授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在她的发起下,同济医学院面向本科生先后开设了《健康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等课程,硕士研究生的《压力与应对》课程也从最初的选修改为必修,从同济校区到华科本部,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逐渐得到了建立和普及。

她的课堂因为强调与学生的互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而备受欢迎,常常是人数爆满、笑声不断。课堂上的吴老师虽年逾六旬,而无踌躇老态,举手投足间活力四射,妙语连珠恰似醍醐灌顶。30余年来,她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理念,为全校学生开设《医学心理学》得到学生的好评,成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课下常常有同学找吴老师谈心,从而得以走出内心的迷茫。她因为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获华中科技大学 "三育人奖"。

三、研究生培养上严格要求,爱心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吴汉荣教授治学严谨,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专业素质,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坚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辛勤努力。她2000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了40多名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分布全国各地,成为学术的骨干,在社会和学校工作中获得好评。每当新的研究生即将进入科研课题时,她提前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结合他们每个人的学识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课题研究方向;她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求课题选择新颖,具有创新性;组织新研究生做好课题开题报告,发挥老带新,让老研究生对新研究生的课题设计提出意见,反复修改,直到达到要求,以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研作风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她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时,要提前试讲,提出意见,反复修改,以提高学生的论文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

她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常说:"培养学生,首先教导他们做人,积大德者才能成大业"。 08级的博士生朱冬梅说:"在科研和学问上,吴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对她的严肃与认真,当时感到太严、受不了,可是参加工作后,自己无论做科研、写文章,还是做别的事都能轻松胜任,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和表扬,这才认识到"严师出高徒"。 她还说:"吴老师对学生非常的信任,她善于也很乐于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支持、引导、鼓励我们成长。我看到吴老师为了工作辛勤忙碌、不停奔波和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的情景,吴老师的个子并不高,但在我内心中她的形象却是伟岸的"。 吴教授带出了一批在行业当中充当领头羊的博士生们,也充实了公共卫生学院的人才。博士生宋然然留校任教后,在吴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参加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讲课比赛(2010年),并获华中科技大学讲课比赛一等奖。

吴汉荣教授不仅注重对学生们思想品德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还总是体贴入微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困难,例如,来自昆明的博士生张怀英读书期间突然生病,吴教授帮助联系协和医院的医生,住院开刀,安排学生轮流照顾,并在经济上提供帮助;她在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业的同时,还关心她们的家庭和精神生活,例如,博士生余晓敏的先生谭纪雄英雄(武汉公安特警队长)在武汉大学抢救人质时脑部受到抢伤,吴教授給她以关心和支持,帮助她积极面对突发事件,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并积极鼓励她将自己的经历写一本书,现已写完《走过创伤》一书,以帮助其他的人面对压力和创伤,相信此书将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正能量!

此外,吴汉荣教授为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她担任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2006年她被评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先进工作者。2001年1月,在吴教授的带领下,我校成立了跨学科"同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更大范围的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的专业服务。吴教授热心以自己的学识和专业为社会服务。例如:5.12地震后,吴教授组织和带领医护人员和医学院的心理工作者,给汶川地震灾区转来同济医院的42个伤病员进行灾后心理干预。不管工作多忙,她坚持每周2-3次准时出现在伤员床前,其中有一位伤员5.12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28小时后获救,丈夫,女儿遇难;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困扰和失眠障碍,吴老师为她进行了心理治疗,使患者睡眠得到了改善,情绪稳定;患者回到家乡后,吴教授继续为伤员提供远程电话心理咨询,汶川地震3年后(2011年5月),她专程来同济医学院看望吴教授,以表示衷心的感谢。

协和医院张永学

对于莘莘学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对其学业、事业乃至生活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求学期间,如遇一位道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导师,将受益终生。有这样一位教授,他带着对知识的无限渴求,从一名山村学生成长为一位令人敬仰的医学专家;他怀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领导一个偏冷小科发展为全国闻名的重点学科;他带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坚守讲台近40年培养出众多的优秀医学人才。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永学教授。

一、刻苦钻研,以爱岗敬业精神改变一个学科

1953年,张永学生于湖北省宜昌五峰县一个贫困的家庭,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于1971年迈进武汉医学院的门槛(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此,他踌躇满志,开始了另一条艰辛之路的跋涉。1974年,从武汉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分配到协和医院内科工作,他立志要当一名好医师。20世纪70年代初期,同位素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核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迅速发展,医院决定新成立同位素室(现名核医学科),同时吸纳优秀的医师参与科室组建。作为一种新的学科,当时许多临床医师对它的发展前途表示怀疑,都不愿意放弃现有的专业而从事有放射性的核医学工作。而张永学教授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服从组织的安排踏入到核医学这一新的领域,从此,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到他所从事的核医学事业。1977年张永学进入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学习1年,师从于核医学老一代专家刘秀杰教授,为他以后的核医学拼搏过程奠定了基础。1978年他报考了攻读北京阜外医院研究生,但为了当时医院工作的需要,最终他还是在痛苦中放弃了一次学习深造的极好机会,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在十年动乱期间,大学所学的知识十分有限,张永学教授始终孜孜不倦的利用一切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重政治、轻业务的年代,他每天坚持学习至深夜从未间断,由于当时国内资料缺乏,他一有空就跑图书馆、新华书店,他翻译了数十万字的国外文献,撰写了半尺厚的读书笔记,通过刻苦的努力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将一个偏冷的小学科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核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典范,每年都被邀请到国内的学术大会上介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

在核医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30多年期间,张永学教授博览群书,刻苦积累临床知识,对医学各科兴趣广泛。20世纪70年代,他以当时的核素扫描仪成功地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心肌梗塞、心室室壁瘤等核素心肌灌注扫描工作,在湖北率先开展了红细胞寿命及破坏部位研究,解决许多的临床难题,推广了核医学在武汉和周边地区的应用,为湖北核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由于他的出色表现,1987年,他被提升为核医学科副主任,同年当选为湖北医学会核医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委员。

核医学作为一种影像学科,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和科研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先进的显像仪器。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核医学成像的新型仪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在国外得到迅猛发展,张永学教授多次向医院提议,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前途和待遇作担保,说服医院于1992年引进了法国Sophy公司的SPECT,开展了核医学显像工作,从而开始了其在核医学领域的又一次飞跃。2003年在大学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华中地区第一个PET/CT中心,自此,协和医院核医学科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目前,已发展为拥有2台PET/CT、3台SPECT/CT/3/、3台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等多种先进设备的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为湖北的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张永学教授在学术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也受到社会同行专家的认同,1991年当选为湖北省医学会核医学会主任委员,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主任委员,并连任了三届。2001年5月2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上,40余名全国核医学界专家,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他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前核医学主任和副主任委员都为京沪两地所囊括,外地专家当选为副主委,这在我国核医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也更加确立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地位。

二、注重教学,以教学推动学科发展

张教授不仅在学术上取得重要成果,同时在核医学教学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在教学工作岗位30余年,始终坚持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鞭策自己。在教学方式上他强调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核医学影像教学时尽可能以病例为基础,利用丰富的彩色图片进行启发式讲授,不仅提高了学生兴趣,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999年,他主编的《影像核医学》配套教学幻灯片共计600张,收集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和资料,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好评,为核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作出重要贡献。张教授十分注重核医学教材的编写,精益求精是他编写教材的一贯态度,对于每一本教材的出版他都要反复核对和不断改进。目前他在卫生部和教育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实验核医学》中担任主编,同时担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卫生部)临床医学八年制规划教材《核医学》主编及临床医学七年制、五年制规划教材《核医学》副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本科生教材《核医学》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影像医学专业《影像核医学》规划教材副主编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他组织编写制作了《核医学多媒体教学光盘》,并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由于张教授在核医学教学上的贡献,1995年被评为同济医科大学十名优秀教师之一,199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5-2006年度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奖,201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导师师表奖,他指导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获得省优秀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奖励。

在核医学高层次人材培养方面,张教授担任硕士和博士生导师。他多次强调人才是推进核医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注重研究生培养和发挥其作用又是构筑核医学人才"高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他认为,我们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应有针对性,要贴近现实。建立了有效的核医学硕、博士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绩。经过他培养的门生中,已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许多相继走上领导岗位,成为我国许多单位核医学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张教授培养博士和硕士生60余名,他总是努力为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创造条件,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时刻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与生活情况,他经常为贫困学生给予经济资助,定期给研究生筹集生活费,使他们安心学习。他在科室总是强调,为研究生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是导师的责任,而完成好学位课题、获得高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的职责。他将1998年"全国优秀教师"获得的2000元奖金和2001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一万元奖金等都毫不犹豫地如数捐赠给同济医学院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其事迹被武汉电视台及武汉各家媒体广泛报道。

张教授除了完成好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外,还十分注重核医学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见世面。他本人经常应邀参加省内外的核医学讲演和学术交流,其主编的《医学影像学与临床》科技著作成果,填补了我国"比较影像学"的空白,为广大临床及影像学医师正确使用和评价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1998年通过省教委组织国内同行专家评审,该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教授为全国各地培养了70多名进修医师,成为有关单位的骨干或带头人。1999年张永学教授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委托,担任核医学技术培训项目中国华中地区协调员,举办了3次共70余名核医学技师的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在提高本校核医学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十分关心全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2006年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高校核医学教师示范性教学高级讲习班",来自北京、内蒙、四川、河北、宁夏、重庆、吉林、山西、甘肃、广东及湖北的40多名高校教师参加讲习班,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对我国核医学教师和技术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勇于探索,以科研提升学科水平

科研反映一个学科的实力,也反映一个学科的地位,创新是科研的源泉和动力。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永学教授不断探索新的课题,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亮点。目前张永学教授所从事的"分子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领域,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子影像研究"和"肿瘤分子影像研究"始终走在国内的前沿甚至国际的前沿,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近300篇有价值的论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在该研究领域,张永学和他的团队近十年来获得了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其中还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他主持的研究的课题"分子影像对常见恶性肿瘤疗效的早期评估(2008AA02Z426)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经费293万元,近十年科室获得科研总经费达千万元。

张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将放射性核素与斑块上特定的基因反义序列进行连接,再通过这种基因反义序列与动脉斑块进行结合,从而到达早期诊断动脉斑块的目的,其论文在2002年10月智利的圣地亚哥召开的第八届世界核医学与生物学联盟大会引起了较大反响,并获得本次会议的唯一最高奖--MASAHIRO IIO基金会奖,也为中国核医学界争得了荣誉。针对当今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热点领域,他开展的报告基因分子影像基因和细胞移植治疗的监测课题等6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的支持,开创了医学诊疗的新思路,其研究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1999年张教授开始了核素肿瘤基因显像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以及肿瘤细胞凋亡显像的研究,2003年开始恶性肿瘤诊断与疗效评估的研究,该项研究将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灵敏又特异的方法,是当今国内外攻关的重要课题,先后得到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和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的支持。在张教授的带领下,其研究团队经过近5年的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病例分析,在"肿瘤分子影像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可,于200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获201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在省教育厅、科技厅以及大学和医院的大力支持,张永学教授积极着手"湖北省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并与2006.6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厅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立项,填补了我国没有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的空白,为我国分子影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救死扶伤,以高尚的医德对待患者

张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在核医学影像诊断和核素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在临床工作中,他尤其擅长于甲亢、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甲亢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采用内科药物或手术治疗,而对核医学核素治疗了解不多。内科治疗的疗效肯定,方法简便,但是疗程较长,最少要正规服药一年以上,而且停药后复发率高达50%。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也不可避免复发 (约30%)。实际上服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使用非常方便,一般只需服一次药就能治愈甲亢,而且费用较低,复发率更低。不过也有些人担心放射线有害,张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治疗方法,治愈了大量的甲亢患者,深受病人欢迎。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张教授治疗的病人无不称赞他的医德医风,多次受到《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甲亢患者大多脾气不好,而张教授看病总是和蔼可亲、一丝不苟地,耐心地接待每一位患者。他多次嘱咐他的下级医生,无论患者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也不论社会地位高低都要一视同仁,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尽最大的努力医治好他们的疾病解除疾苦。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生没有一人有收受病人红包、开药拿回扣的违纪行为,所在科室多次被评为"院十佳科室"和"医德医风先进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先进科室"等。2006年,经过广大市民投票评选,他被武汉市文明委、武汉市卫生局评选为"武汉地区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在此,他又将获得的2000元奖金如数捐赠给协和医院贫困患者救助基金(党办),用于贫困患者的救助行动。

张永学教授就是这样,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刻苦专研、勇于创新,以自己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向学生传递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与尊敬。

同济医院马丁

马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肿瘤侵袭与转移重点实验室主任。

每个成功的科学家心中都有一份大爱,这份爱饱含对祖国的无限赤诚与对普通民众的无限热爱;有了这份爱,他就能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崇高的抉择,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时刻注意关心他人,一举一动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身边每一个人的心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马丁教授,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以医学家的妙手在国家医学事业上、在百姓心目中写出两个亮闪闪的字眼:大爱!

一、祖国至上:彰显一颗不平凡的"中国心"

1992年7月,马丁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远赴美国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学习深造,师从当代著名科学家Sambrook教授。

1997年,学业有成的马丁听从母校恩师蔡桂茹教授的呼唤毅然决定回国,任美国导师如何挽留,都不为所动;临行前,他跟导师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出国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和技术,然后回去报效祖国;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也在中国,我必须回去,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召!

不久,马丁带着他所学到的知识和学术理想,回到阔别以久的祖国,回到母校同济医科大学。回国前,他自费购买的一批国内奇缺的实验试剂和器材、资料。他将要在同济医院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科研至上:彰显一位科学家的不拔意志

回到同济后,几乎实验室的一切都要白手起家。

因为条件有限,医院给马丁的是一个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严重老化,无法进行先进肿瘤研究。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课题申报,新实验室组建,任何一件事都得靠自己亲力亲为;可是,他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明白,国家需要他,同济需要他,需要他的科学知识,需要他建设一流科学实验室的经验和见识。

回院报到后的第二天,他就开始筹建实验室;医院尽一切可能给予他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申请多方资助,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设计实验室,结合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添置大量研究设备;在实验室的筹建过程中,他立即着手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白天忙实验室的事情,晚上就加班赶写课题标书,设计实验方案。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的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肿瘤研究中心,成为湖北省和教育部肿瘤转移研究的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在肿瘤转移、肿瘤耐药以及宫颈癌致病分子机理和预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原创性工作,贡献卓著:已有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研究团队于2006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他本人是妇产科学界最早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荣获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省优秀博士生导师、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211工程国家级人才,担任"教育部肿瘤侵袭转移重点实验"主任;2002年他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9年再次获得科技部"973"项目资助,已发表科学论著312余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创治新药专利"腺病毒-胸苷激酶(ADV-TK)基因制剂"已完成国家一类新药Ⅱ期临床试验,出版肿瘤学专著7部。

这些成就,是他回国后献给他所热爱的祖国、所牵挂的肿瘤患者的最好礼物!他以一个中国学者特有的爱国情怀和不拔意志,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三、患者至上:彰显一位精诚大医的人文情怀

"医疗的意义,就是要服务于病人,病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从跨入医学殿堂的第一天起,这句话就深深地镌刻在马丁教授的心里。30年来,他始终坚持患者至上的原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帮助每一个病人。

患者祝某,正是如花一般的年纪,怀孕不久却患上了"宫颈鳞状细胞癌Ia2期",四处求医问药,得到的答案都是要做子宫全切除手术,这就意味着,她将失去胎儿,将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权力;祝某通过多方打听, 2005年的一天慕名来到同济医院妇产科找马丁教授看病;面对病人如花的年纪和对做母亲的渴望,马丁教授他一边安慰病人,一遍详细查阅她的病历,翻阅大量资料,同时组织手术组全面深入的讨论病人病情,制订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他强烈要求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保子宫保胎儿,为病人保留做母亲的权力,因为,这是医生的天职。他执着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手术组的每一个医生,在他的主持下,手术组在征得病人同意后,提出一个大胆设想,那就是为病人进行子宫分段切除术,术后再考虑进行新的辅助化疗,不仅能够取出胎儿,保留病人的子宫和有效保护卵巢内分泌功能,而且能够根治癌症病灶,使病人有效康复;他们术前精确设计手术方式,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 2008年5月2日他们为祝某施行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十分成功,祝某生下一个健康的女婴,后随诊婴儿发育良好,她自己的宫颈无异常。看着洋溢着幸福笑容的一家,马丁教授此前高度崩紧的神经放松下来,也开心的笑了。

这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它所奉行的原则是"一切为患者着想",然后,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科学制订手术和治疗方案,使治疗效果达到了医患双方的最好预期。这一大胆尝试为许多这一类患者带来了福音。

马丁教授对病人十分和蔼,对医务人员要求十分严格;在他查房的时候,无论病人问多少遍,他都会语气温和的耐心做答。但是,如果医护人员稍有不慎,他就要批评,他常说"医生不能犯错误,哪怕再小的错误,犯一次就有可能酿成大祸,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致命的灾难。"

在马丁教授的带领下,妇产科上下,形成了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氛围,养成了与病人沟通谈心的习惯,医患之间相当融洽。因为临床工作的突出成绩和良好的医德,2008年,他在同济医院与《长江日报》、汉网共同发起的首届"裘法祖医德风范奖"评选中,被广大群众以网络投票、电话投票和书信投票的形式评选为"裘法祖医德风范奖"十佳之一;他带领的妇产科医疗团队四个专科2009年综合绩效均排在同济医院的前10名,被医院授予优秀临床团队光荣称号;而妇产科相继在2001年、2006年两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四、学生至上:彰显一位医学名师的师道真谛

"好学生承载中国医学的未来"。这是马丁教授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在他看来,裘法祖院士、吴孟超院士之所以令人敬仰,除了他们本身取得的成就以外,还在于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

马丁教授对学生既是严师,更是慈父,他把对医学的爱全部倾注到学生身上。他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注重身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必须做到。虽然医疗、科研工作非常繁忙,但只要是教学工作,他丝毫不曾懈怠,事必躬亲;他在科室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室高年资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从自己开始身体力行;他从不用现成的教案,每次上课前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课:写讲义或者做课件,备课内容常常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最前沿,或者目前临床运用的最新知识;他上课,最喜欢的事就是设置问题,对学生谆谆善诱,让他们在幽默风趣的解答问题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他于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并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最受欢迎导师";2009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马丁教授坚信教师的人格和品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这个认识,他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重感化、轻惩罚,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行为习惯和学术品德。他给学生修改论文,常常是把学生叫到身边,两人面对面以探讨的形式共同修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弄懂了写论文的技巧,而且明白了坚持科学真理的重要性;他在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的斟酌修改中,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会了学生诚实做人;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他常常要反反复复多方求证,甚至带着学生一起重做实验,直到把数据弄准确为止;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学生的论文质量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行医做学问的态度更加端正。

30年来,他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67名,其中,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医疗机构医疗、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再加上带教的数千名本科生,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一道,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将推动中国医学向前发展,为中国医学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