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师德先进个人

来源: 时间:2014-09-15 点击量:

药学院 李高

李高,男,59岁,中共党员,院长、教授,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审评专家。曾赴德国Tubingen大学、Heidelberg大学学习。从事“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等教学科研工作。获“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导师师表奖”和“华中科技大学第一届研究生知心导师育人伯乐奖”。

李高教授从教36年,他热爱药学教育和药学研究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本科生班主任,他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学生德、能、才全面培养。定期与学生见面谈心,记录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他以情育人、关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身示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魅力,是学生科学研究的引路人和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同济医院 汪道文

汪道文,男,57岁,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内科学系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高血压研究所所长、转化医学中心暨基因诊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委员并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湖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

汪道文教授从医30多年,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求实,作风正派,重视临床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推进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建立疾病规范化治疗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疾病的基因诊断和以基因诊断为基础的个体化诊断医疗,这些成果正不断的为临床病人所服务。他在临床实践中坚持"诊断清楚、治疗明白"的原则,积极提倡各科室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众多疑难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得到正确诊断与治疗。曾荣获"2011-2012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光电学院 姜胜林

姜胜林,男,47岁,中共党员,博士,电子科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导,兼任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中心副主任、信息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

姜胜林从教以来,谨记"把教育当作为自己一生事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誓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科管理中,他勤跟严管、公而忘私,荣获校首届"十佳青年教工"、"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教学中,他爱生如子、以爱育人、以德立人,多次获评"我最喜爱的导师"、"师表奖"、"我最喜爱的教师班主任"等奖项;科研中,他兢兢业业、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刻苦钻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协和医院 胡豫

胡豫,男,50岁,中共党员,博士,协和医院副院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血液内科主任。国家二级教授。

胡豫教授从教20余年来,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临床以及学科建设,兢兢业业、创新性工作,获学生高度好评,深受病人信赖和同事赞扬。201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名师",201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及"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共指导博士生28名、硕士生37名(含国外研究生1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2人获"裘法祖医学奖学金"、2人获"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十佳"称号。

电信系 刘文予

刘文予,男,51岁,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刘文予教授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担任电信系计算机系列课程负责人,主讲的博士生课程"视觉计算"评为华中科技大学首届优秀国际高水平课程,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多次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组织教学,主讲本科"数据结构"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他尊重学生的选择,提倡学术上师生平等,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培养多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其中2名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奖,2名博士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一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并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导师"师表奖"治学楷模称号,2009年获"华为"优秀教师奖。

能源学院 黄树红

黄树红,男,56岁,中共党员,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常务副院长(中方执行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特色专业主持人。

作为一名一直战斗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高校教师,黄树红教授堪称埋头苦干,甘于牺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典范。他长期参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任务,积极倡导和参与本科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保持了清正廉洁的好作风,在各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黄树红教授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和二等奖各一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生命学院 杨广笑

杨广笑 男,51岁,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湖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群责任教授、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校级精品课负责人,省级精品主讲教师和负责人之一。

杨广笑教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好,受到广大同学一致好评。他坚持科研和教学一线,始终为本科生上课,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学效果好,主讲的生物化学曾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课堂。他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受到广大同学一致好评和尊敬。近年主持了"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理科基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省部级教研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校教学名师奖、第二届研究生导师"师表奖"、"我最喜爱的导师"、"三育人积极分子"、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

公管学院 王国华

王国华,男,48岁,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舆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王国华教授专注教书育人平凡岗位,爱岗敬业,潜心钻研,业务精湛,严谨治学,锐意创新,不断探索教学、科研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和科研中业绩显著。他关心、关爱学生学习生活,关注、关照学生成长发展,身先示范、身体力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带领和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近年来,王国华教授带领的网络舆情研究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研究项目12项,发表论文60多篇,向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湖北省委宣传部提交研究分析报告60多篇,举办学术沙龙80多期,每年举办的高层论坛和学术会议效果和影响良好。

机械学院 何岭松

何岭松,男,52岁,博士后,教授。

何岭松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国家精品课程和《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机械学科测控课程群国家教学团队副组长;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5年获宝钢奖。2011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科研方面,他主要从事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发表论文50多篇。

国家光电 谢长生

谢长生,男,57岁,中共党员,教授。现为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副主任、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信息存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CCF外设专委员会副主任,信息存储专委会常委,国际SNIA中国区专委会副主席。

谢长生教授是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他重视教学工作,关心学生,注重学生培养,将科研心得和最新成果带入课堂,强调从哲学、科学、技术和应用多个层次认识学科,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深受同学们喜爱和欢迎,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导师"。先后承担的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863"重大专项项目、国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成果斐然。申请专利50多项,所开发的技术成功转移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