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师德先进个人

来源: 时间:2015-09-10 点击量: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尹项根

尹项根,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担任教育部高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尹项根教授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他坚持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讲课,并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是《电气工程基础》国家精品共享课程的负责人;主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已重印32次,被百余所高校使用;承担多项省部级教改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尹项根教授甘为人梯师德高尚。他乐于奉献,扶持青年教师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学生中任高校教授6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人。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吕文中

吕文中,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他热爱教育事业,甘做学生成长的阶梯、学生发展的铺路石。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授课流畅自然,广受学生欢迎,多次获评“校教学质量二等奖”,荣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称号。他把育人当作课题来研究,时刻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着学生。以其独特的工作方法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获得我校首批“我最喜爱的导师”、“我最喜爱的教师班主任”等称号。在科研领域,吕文中带领自己的学术团队,攻克军工领域多项科研难题以及技术瓶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附属协和医院 侯晓华

侯晓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和协和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他热爱教育事业,时刻牢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导学生。他重视学生的素质和道德教育,在教导他们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教育学生要认真做人做事,医疗卫生事业是为人服务的,职责重大。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在思想和生活上,他又像慈父一样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为了学生的成长,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指导他们,锻炼他们的思维、巩固他们的知识,教学成果丰硕,德育效果好。他的学生不管是临床科研能力,还是成果都出类拔萃,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多个医院都是临床或科研的核心领军人物。他潜心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丰富,推动了学校乃至国家医学教育的发展。

附属同济医院 陆付耳

陆付耳,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完成病、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在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消除甲状腺肿块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取得显著疗效。先后主持并国家省级课题总金额5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34篇。有7项科研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在教学工作中,讲课条理清楚、语言生动;积极开展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主编教材3本。作为课程负责人的《中医学》2011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主持一项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主持一项教改项目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

法学院 彭礼堂

彭礼堂,法学院教授,一位有着学术报国情怀的教师。首次提出了税宪法和一体化税法并进行系统的论证;联合全国14位税法教授上书全国人大质疑沪渝房产税改革的合法性;受省政府委托参与制定《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条例》。一位100名研究生弟子的暖男导师。在校时传道、授业、解惑;毕业后在做事做人和生活上给予指点关怀;给予学生就业支持和物质帮助;坚持每天问候学生。一位华科麻城之家300名学子的大家长。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组织学生迎新聚会、毕业送行、保研考研就业交流;看望住院学子;经常请学生来家吃饭。从多方面关心帮助学生成长。学生制作了“走进华科麻城之家”视频,他的事迹曾获得校领导的肯定并号召全校教师向他学习。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 亮

高亮,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他关心学生,曾被评为校优秀教师班主任。坚持教学一线,教学质量好,2005年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重视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为我校夺得首个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多项机器人全国大赛冠军,指导学生获得IE亮剑二等奖。曾获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三育人”奖,被评为华中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导师。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治学严谨,分别培养出5名、6名和2名湖北省优秀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85篇,近五年SCI他引479次。牵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奖励2项。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为学生发展和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医学院 李 和

李和,基础医学院教授,作为课程负责人,他坚持指导本科生理论与实验教学,传道授业、身体力行。担任院长期间,实现了基础医学的学术排名从全国前十到前五的飞跃。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湖北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教学质量、教学成果一等奖、五四青年奖章,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医学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遗传疾病基金会项目等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相关论文被SCI源论文引用1000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精英、自然科学三等奖,武汉市科技精英等荣誉称号。

公卫学院 余毅震

余毅震,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教育部首届学校卫生与食品卫生专家,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分会常委,公共卫生学院工会主席,系副主任,省级精品主讲教师和负责人之一。他始终手捧爱心,无私奉献,教书育人。 获教育部、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各1项,获学校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学质量奖。从事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学和研究,积极倡导和参与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求实,作风正派,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作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重学生德、能、才全面培养。担任的院工会主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学院的教职工服务,在促进学院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权益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静宇

刘静宇,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她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有特色,教学效果优秀。她坚持科研和教学一线,始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一对一教授他们选题及研究方法,指导他们参加创新项目;在研究生教学中,坚持周研究进展评议制度,让学生追踪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关心研究生身心健康与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973、86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国际顶级杂志如Nat Genet、Am J Hum Gene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等。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李保峰

李保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现任《新建筑》杂志社社长、《建筑师》杂志社编委、中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关心学生、关注教学,“严谨”是他的代名词,其学术研究主要方向为中小型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教育建筑研究、绿色建筑、生态景观、气候与都市形态之关系研究、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建筑、景观整合设计研究。二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湖北、江西、河南、福建、广东、西藏、新疆、辽宁等省,进行了三十余项重要工程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国内外发表重要论文四十余篇,科研成果及工程设计多次获奖。

数学与统计学院 毕志伟

毕志伟,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理工类微积分课程组主要负责人。长期承担理工类微积分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工作。

2006年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2009年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主持或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共12项,主编或参编教辅教材共11部。独创的多媒体展示和手写板推导融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受到广泛认可,已为学校教师开设相关培训班10期。在教学管理方面,精心考虑每个节点,不断完善管理规范。重视团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等多种形式促进交流。主持的自分级试卷受到同行肯定,在试行网络阅卷模式的改革中也做了很多工作。作为老教师,他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在他们的授课能力的提升和成长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附属小学 肖 莉

肖莉,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肖老师从教20多年,始终爱生如子,她一直保持着教育的热情,坚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她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她努力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谐发展。她努力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个孩子在小学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她曾是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先后获得“东湖开发区师德先进个人”,“东湖开发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班级曾获得“湖北省少先队特色中队”,“武汉市先进班集体”“东湖开发区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她被学生和家长推选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