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师德先进个人风采

来源: 时间:2019-07-02 点击量:

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师德先进个人



1、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王燕舞

王燕舞,中共党员,教授。二十余载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热情投入教师事业,甘之若饴。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主持和参与省级/校级教研项目4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次, 2次被评为“学生最满意课堂”;注重因材施教、以德育人,指导研究生6人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科研工作中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4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获评校十佳优秀女教工、十佳青年教工。


2、基础医学院  杨想平

杨想平,无党派人士,教授,免疫学系主任。家国情怀深厚,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参加国情研修班和红色传统教育学习活动,不断夯实理想信念;勇挑重担,潜心教书育人,承担大量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积极开始前沿课程,经常勉励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涯,努力练就过硬本领;追求卓越,坚持言传身教相统一,每周都和学生一起做领域最新文献汇报,邀请包括田志刚院士在内的1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教讲学和交流,牵头组织和举办“国际补体与疾病论坛”;默默耕耘,硕果累累,回国工作以来,先后获国基金3项,培养研究生15名,在J Clin Invest、Autophagy、Oncogene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7篇,多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硚口区甲等奖学金以及学校知行奖等荣誉称号,1人获教育部博士后基金资助。


3、附属协和医院  黄韬 

黄韬,中共党员,教授。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热爱本职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始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严谨治学,积极努力,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同事的好评,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和肯定。近年来曾多次获得相关荣誉称号: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先进个人、协和医院“双十佳”个人、第一临床学院“我最喜爱教师”、2014年度 “中国十大口碑医生”的称号。


4、物理学院  吴庆文

吴庆文,无党派人士,教授。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把教书育人作为最重大的责任,坚持做到一课一备。作为本科生班主任,做到和每一位同学单独共进午餐,在轻松的饭桌上答疑解惑和同学们聊人生、聊未来。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潜心研究,黑洞自转相关结果被写入《Active Galactic Nuclei》一书,作为“黑洞照片”团队成员,参与分析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引起重要反响。作为大学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及慈善活动,每年都多次到大中小学以及社会上进行科普讲座和宣传,所写“浅谈黑洞前生今世”(知网)阅读量以及“解读黑洞照片”科普直播在线观众均超过数十万人次。


5、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李华君

李华君,中共党员,副院长、副教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以“四有好老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言传身教,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指导的本科特优生成为学校三好标兵,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学业奖学金,指导学生创新团队获得大学生公关大赛金奖等。个人先后获得学校青年教师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班主任、学校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谦逊随和,爱岗敬业,对学生、对老师、对家庭都承担起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6、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杨晓非 

杨晓非,中共党员,副院长、教授,兼任薄膜传感器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科教学,成果丰硕。教学颇受学生喜爱,其课堂评分在全院教师中位居前列;在科研工作中,勇挑重担,顾全大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F预研项目、民口配套项目、横向委托科研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授权专利40余项;作为研究生导师和本科班级导师,无论在学习或是生活上,都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关怀。曾热心帮助心脏病发作的学生。


7、公共卫生学院  陈卫红

陈卫红,中共党员,教授。从教近三十年,热爱和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德为先。在本科教学上,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参加国家精品课程和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的讲授,并参编多本教材;在科研业务上,怀揣热情不断提高自身和团队水平,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课题,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在学生培养上,采用多样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知识、能力和兴趣相统一。用行动诠释了对教育的热爱。


8、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杨汉文(左一)

杨汉文,群众,讲师。从教36年来,一直以本科生教学为主,思想端正,作风优良,为人师表,始终传播社会正能量。道德高尚,学术精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刻苦钻研业务,广受同行好评。真心关爱学生,为学生服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013年,担任工程力学1301班学业导师,四年期间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同学们编制《工程力学实验指导书》,沿用十几年,深受学生们好评。


9、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蓉 

陈蓉,无党派人士,教授、院长助理、HUST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思想上,不断加强思想建设,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省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在教学上,立德树人,坚守教学一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的科技创新优秀人才;在科研上,深耕微纳制造领域,取得系列丰硕成果:2018年获批国基金重点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等金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专利奖等;在生活中,关心关怀学生,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10、附属同济医院  冯玲

冯玲,中共党员,副教授、主任医师,国家三级教授。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妇产科30年。1998年赴德国汉堡BMK医院进修,2007年至2009年赴莱索托,任援外医疗队队长。研究方向为高危妊娠、遗传优生、产前诊断。擅长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糖尿病、各种难产以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在遗传优生及产前诊断领域也有研究并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收录10多篇。现任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学会妇产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常委、《母胎医学精辟》编委、湖北省及武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


11、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栗茂腾

栗茂腾,中共预备党员,教授。坚持立德树人,承担多门本科教学任务,除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做好课堂教学外,坚持开展以“每天一植物”为代表的“365天全覆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因素,积极指导本科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国际BIOMOD大赛金、银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和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指导本科生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曾获教学质量一等奖、校教学名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班主任和研究生知心导师等荣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