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奋进新征程,豪情满怀、意气风发投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日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湖北省“三八红旗”系列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评选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及集体。我校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检验系主任、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再生医学交叉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琳教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陈莉莉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耿虹教授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蓉教授获评“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附属协和医院王琳教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王琳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检验科/检验系主任、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再生医学交叉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她是立志报国的青年科学家。十余年前放弃海外优厚条件,回国创立了华中地区首个再生医学研究中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创伤修复关键科学问题,长期致力于再生医学关键生物材料研发及创伤修复新策略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为再生医学研发了一类性能优越的创伤修复关键生物材料,被载入权威教材并被广泛引用;研发了基于丝胶的新型组织工程产品,创建多种创伤修复体系并研究相关修复机制,实现了受损组织与器官的特异性适配修复,并使剿丝行业副产物转变为高科技组织工程产品,相关技术有望实现我国传统丝绸产业的升级与转型,被评为“在蚕丝医学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获CCTV-1《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她勇于开拓创新,勤于刻苦科研攻关。带领团队通过十余年的努力,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合重点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际权威期刊以通讯作者发表Nat Biomed Eng、Adv. Mater.、Adv. Sci.等论文140余篇(其中21篇被选为权威期刊封面文章),申请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48项,主编及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多部,担任多个重要学会任职,系列创新工作开创了丝胶在再生医学中研究及应用的新领域,并受到广泛认可,使我国在该领域迈入了国际前沿。
她是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无私奉献的“隐形英雄”。在疫情发生最危急的至暗时刻,在哺乳期临危受命,奋勇担当,带领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核酸检测,有效破解了疫情初期新冠确诊难的瓶颈。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带领团队完成核酸检测总量湖北省第一,使大量病人得到了及时确诊和救治;还带领团队多次完成支援全国各地抗疫的重任,无私奉献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琳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王正国创伤医学创新奖以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同济医学院副院长陈莉莉教授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陈莉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口腔颌面发育与再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全国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第六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她大医精诚,德技双馨解除患者疾苦。陈莉莉教授“巧夺天工、妙手变脸”的精湛技术为全国25个省市50000多名牙颌畸形患者解除畸形之苦,被患者称为“播撒灿烂微笑的白衣天使”。荣获首届“人民好医生(口腔)—特别贡献奖”、中国医师协会“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
她立德树人,高尚师德引领人才培养。她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思政课程贯穿全程,实现“三全”育人,倾注心血关注着每一个需要爱护的学生,荣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湖北省“教学名师(名师工作室)”等荣誉。
她勇于创新,科学研究取得突出成果。针对“牙颌面畸形精准防治”口腔领域世界性难题,她首创颈椎骨龄畸形矫治最佳时机评估技术,提出基于节律的畸形早期防治新策略,创建时辰治疗健康矫治技术体系,实现临床转化及国内外推广应用。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她立足国际视野,传播中国文化桃李天下。她培养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研究生,通过双语教学、创新模式全面培养留学生的能力,通过教学互通、文化互融、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力量,荣获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十佳“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
她是2020年“全国创新争先奖”、2019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被评为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入选第三批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际口腔权威的IADR/AADR威廉盖茨(William J Gies)奖(2022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2013年)。入选2020年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22年湖北省教学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耿虹教授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耿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原系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湖北省城乡规划协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获得者。
她不忘教书育人初心,坚守专业报国使命。从教四十年来,她始终勤勤恳恳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做人,在城乡规划学科领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在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循循善诱,实践教学言传身教,公益服务教学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传递社会责任意识与基层服务热情,使学生们在多重锤炼情境下茁壮成长,不仅获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和公益服务效果,还有多人多次获得从国家奖学金到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标兵的各种褒奖。
她言传身教,用智慧谱写蓝图。她在华中科技大学对口支援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帮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自2016年以来,她坚持每年带领工作团队赴现场,率领规划工作团队走村、入户、定点、定位的量身打造扶贫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完成13项各类规划设计成果,帮助解决了3000余贫困户安居就业问题。扶贫项目分别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2016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和2017年“非遗扶贫”示范创建项目。因数年来的热情的付出,获得2021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
她为祖国建设奔走,足迹遍布全国。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她将专业知识和社会服务聚焦于中国的小城镇发展与乡村建设领域,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做好技术咨询和发展规划工作,为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做好自己的专业服务,足迹遍布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区,理论结合实际,参与完成的“学产融合、知行融通:城乡规划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一百余项各类规划设计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项三十余项。
她传达专业声音,张扬女规划师风采。耿虹教授积极加入国际国内学术组织,参加学术活动,秉持着专业精神、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积极为政府担当智库角色,做好建言献策工作,获得了全国城市规划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杰出学会工作者”称号。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蓉教授获评“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陈蓉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机械学院院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柔性电子研究中心副主任。校师德先进个人获得者,入选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得者、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获国际IEEE SMC杰出学术贡献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等。
她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长期从事微纳制造的前沿交叉领域,围绕集成电路、高端显示、运载动力,开展原子尺度协同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主编撰写中英文出版物5部;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含10余项国际专利;代表中国在国际标委员会ISO/TC 107担任WG5原子层沉积工作组召集人,牵头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兼任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期刊青年通讯专家、美国真空学会JVST A&B Editorial Board member、爱思唯尔PhysicaB期刊编辑等。受邀担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微纳制造领域战略咨询专家、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青工委副主任委员、欧盟地平线计划HERALD特邀非欧盟成员等。
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根本。坚持以教学为本,始终奋战在教学育人一线,担任高等学校中长期和“十四五”科技发展“新形势下创新创业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项目组成员,在国家层面参与建言规划。在研究生培养中,经常教导学生要以勤奋为基,勇担使命,学会通过科学的知识和理性的思考对待学习和工作,以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回报祖国和社会。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术、生活上的困惑和难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提升他们的独立科研能力,让科技强国薪火相传。
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扎根教学科研的同时,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院长助理、柔性电子中心副主任,积极投身学院学校等公益事务,扎实推进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全程深度参与机械学科国际评估,也是我校首个学科国际评估,历时近两年。担任湖北省妇女人才促进会副会长,是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获得者。担任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和华中科技大学委员会副主委,带领党派成员立足岗位双岗建功。作为省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多项提案被选为省政协领导督办的重点提案,多次受邀在省政协大会发言,获评湖北省优秀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