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十佳青年教工风采

来源: 时间:2012-06-14 点击量:

田波 基础医学院教授

出国为了回国效力

放弃了在美国实验室工作的机会和绿卡申请……在田波眼里,没有什么事比回国更重要,“出国第一天,我就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够回来为国效力”。

2004年,刚刚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的田波在导师汤钊猷院士的推荐下赴美。他先后来到名校布朗大学、埃默里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还参与多项NIH重点基金的申请。

在旁人眼里,田波在美国的事业前景大好,然而他觉得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自己回国的脚步。田波说,海外留学的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涵义。作为一名留学海外的学者,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强大,民族兴盛,外国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否则个人再有本事,在国外也只能当“二等公民”。

一次偶然的机会,田波收到我校基础医学院向他抛出的“橄榄枝”。学校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求贤若渴的热情深深打动了他。

2009年10月,田波回国来到基础医学院工作后,便一头扎进了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建设之中。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田波已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并招收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与校内外多个实验室建立了合作。他还帮忙牵线搭桥,引进了多位优秀的海外人才。

陶娟 协和医院教授

我是一座桥梁

“我就是一座桥梁,希望学生能站在我的肩膀上,这样可以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这句话经常被陶娟挂在嘴边。她热爱教学工作,并乐此不疲。

陶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感染、激励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每次讲课前,陶娟都会一丝不苟地准备教学PPT,她的授课内容简洁易懂,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传授皮肤科基础知识的同时,陶娟更加注重皮肤科疾病的难点和疑点。每次上完课后,她还会留出一部分时间跟学生交流,看看他们是否有什么问题,并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每周四晚上,陶娟会定时与自己的硕士、博士生讨论科研课题,指导他们做实验、撰写论文。在她的悉心指导下,2011年,她的研究生张希琳在A类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除了潜心教学,陶娟还在科研上苦心钻研。仅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她就发表SCI论文10多篇,并申请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她不但在临床上完成皮肤科门诊和病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还多次牵头和同事一起诊治皮肤重症疾病及其并发症,成功挽救多名患者的生命,得到患者的好评。

魏翔 同济医院副教授

言传身教处处是课堂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在魏翔看来,心胸外科不但要水平高,还要让更多的年轻医生迅速成长起来,这样才能大量开展高难度手术。

魏翔特别重视人才培养,以心胸手术为核心开展了大量实用教学项目,培养年轻医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他不但把自己摸索的手术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平日里还把做常规心脏手术的机会让给年轻医生,让他们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魏翔率领的团队每年完成手术600台,其中心脏手术400台,绝大多数为疑难危重病患者和高难度手术。大量的手术实践,促进了年轻医生和临床研究生的快速成长。魏翔还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地对病情发展规律进行讲解,一一演示手术技巧。他一手带出的十余名研究生和进修医生因动手能力强,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平日里,魏翔在查房和门诊中对研究生严格训练,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他还根据长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研究生特点,制订了心胸外科工作常规,使刚刚接触临床的研究生和进修医生能很快适应和开展工作。在临床教学中,魏翔运用PBL模式教学,使学生对一些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有了更直观、更系统的认识。他还建立了学习型医疗小组。这个小组很少枯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来到病床边、手术台、抢救室中学习,积攒了宝贵的临床工作经验。

杨洋 生命学院副教授

带着学生“穿越”

他,不要求学生死背原理,教学从不灌输;他,带着学生“穿越”,还原科研发现的全程,让学生成为“探索家”;他,教书不到5年,却打造了“最满意课堂”。他就是杨洋。

杨洋的这堂课是从提问开始的。“如果你这里有一个面包,一个窝窝头和一个馒头,你会选择哪一个呢?”从谁都能给出答案的问题引出专业学习,杨洋的开场白看起来简单却颇费心思。他从人如何选择食物开始,讲到细菌、真菌如何选择食物,进而引出1961年法国科学家提出的控制细胞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和基因表达调控原理。

讲台上,杨洋将当时的科研条件和科学史娓娓道来,每讲到一个关键的推理节点,他就会停下来提问,让学生自己来探究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跟着杨洋“穿越”时空,他们兴奋地表示这种讲授方式挺有趣,颇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想知道自己的课堂效果怎么样,就要看看教室里的学生是不是都在盯着你看。”杨洋说,他认为,好的课堂,还应该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把一门课程当成自己的兴趣来学,让他们爱上这门课。

虽然杨洋得了许多奖项,但是在他心里最有分量的还是2009年由学生评选出来的“最满意课堂”。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学生对自己最大的褒奖和肯定。

高扬 同济附小高级教师

尊重叛逆孩子

几乎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会把 “学生信任的朋友”作为自己的形象定位。作为一个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15年的年轻教师,高扬却觉得要做到这点实在不容易。

高扬所带的班级,全班都是独生子女,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高扬特意选择了《我们都是好朋友》作为心理活动课,让学生把小花贴在朋友的身上,让他们尽情抒发对朋友的渴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扬自己的身上被学生贴满了小花。学生把高扬当成自己的朋友,这让她欣喜不已。有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出现了学习不专心的现象。高扬又选择了《小猫钓鱼》来整顿风气。

高扬所带的班级没有固定的班长,实行的是“天天班长”制度,每个学生都有担任班长的机会。“天天班长”每天下午要站在讲台上将自己担任班长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不管讲得好不好,高扬都会带头鼓掌表示鼓励。这是高扬为了培养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想出的高招。

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个性逆反十分常见。高扬从不对学生的言行加以评论,而是尊重他们的“叛逆”和“个性”,让学生自省自悟。越是怕脏的学生越是安排他倒垃圾;越是怕累的学生越是让他为班级服务;越是胆小的学生越是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学生在高扬营造的“尊重个性”的氛围里慢慢成长,班级主人翁意识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了。

刘荣 国际交流处职员

让英文主页更精彩

学校的英文主页建设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吸引了海内外校友和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的目光。为了让他们通过这个窗口,得到及时、准确的学校发展信息,刘荣付出了不少心血。

每当学校有重要新闻发布,刘荣就及时翻译成英文发布在英文主页上,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自改版以来,她在英文主页上编发、核对英语新闻近300篇。发布每一条新闻,她都时刻注意把关,认真审核。她编辑翻译的《中央媒体报道我校创新教育成就》《千里走高校: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及招生特色》(新浪教育网)《〈教育大省的崛起〉一书专门推介我校办学成就》等均有较高点击率,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刘荣还仔细琢磨、丰富网站构成。她研究字幕翻译,将《CCTV报道我校毕业典礼——“根叔”的嘱托》《CCTV报道中美机构签署清洁能源合作协议》等视频新闻进行了字幕翻译,挂在英文网主页上。联络学生记者投稿、指导学生团队编译英文新闻、探索与院系之间的投稿机制……为了让英文主页的内容变得精彩,刘荣绞尽脑汁,频频出招。

现在,英文主页不但成为对外信息发布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更成为学生的英文实践平台。不少学生表示,通过编译新闻,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谭渊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与德国结下不解之缘

谭渊和德国的渊源得从哥廷根大学说起,也许正是那段难忘的留学经历使他与德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2010年5月开始筹划,到2011年4月19日正式揭牌,华中大德国中心的成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为了筹建该中心,谭渊不仅联系了学校十多个院系的留德学者,还与德国大使馆、总领事馆进行沟通。举行揭牌仪式当天,德国国务秘书扬·穆克、驻华大使施明贤,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等都出现在活动现场。省领导对该中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湖北省与德国在科技、文化、产业等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2010年5月,谭渊促成我校与德国罗斯托克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并起草了协议全文;2010年10月,邀请罗斯托克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来访,促成两校建立1+1环境硕士联合培养项目;2010年10月,邀请德国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戴特灵教授来校讲学,并担任学院客座教授;2011年10月,与戴特灵教授合作举行“纪念卫礼贤翻译《道德经》100周年暨翻译研讨会”;2011年1月,促成我校与罗斯托克大学共建孔子课堂协议;2011年6月至7月,争取到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资助,使我校16名学生可以到德国大学参加夏令营,与德国学生直接交流……

虽然已经回国好几年了,谭渊与德国之间的缘分却仍在延续。他一直在为促进中德两国之间的交流奔走、忙碌着……

朱锦涛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细心培植每株“苗”

“这样的老师在大学里并不多见。”说到导师朱锦涛,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梁锐晶赞不绝口。在读本科的时候,她就体验到了泡在实验室的快乐,还在A类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从2009年到现在,有15位本科生像梁锐晶那样先后来到朱锦涛的实验室做科研。

“让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给他们一个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平台,让他们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朱锦涛说。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打算,再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不想搞科研的就适当减少任务,让学生在合适的领域继续深造……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朱锦涛也尊重学生的选择,并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

上课很有激情,蹭课的人挺多,但是朱锦涛的课堂上看不到教材,也没有例题。他精心制作的PPT展示的都是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让听课的学生大开眼界。每一堂课最后的提问环节都是课堂的高潮部分,朱锦涛站在讲台上针对问题侃侃而谈,台下的学生听得聚精会神。

朱锦涛布置的期末考试也颇有特色。每到快要结课时,他的学生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是在背课件,也不是在做例题,而是忙着准备论文和演讲。朱锦涛要求学生在期末考试中两两组队,用专题论文和演讲相结合的方式解读文献中的重点。他认为,真正的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体会研究过程,还能锻炼工科生的演讲水平。

沈国震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教授

实验室里的拼命汉

自从来到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工作以来,沈国震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他每天早晨8点就到实验室,晚上11点才离开,呆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学生还长。学生都私下称他为最拼命的人。这个最拼命的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将一批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

光电学院本科生李岩松大二下学期进入实验室以来,一直在沈国震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现在已发表了SCI论文。“我能坚持下去全靠沈老师,他对科研的热爱与执著影响了我。”李岩松说。

光电学院本科生董渊在沈国震的实验室里一呆就是两年。他还记得自己有一次在“半导体薄膜光学催化”的课题中遇到了麻烦,相关实验进行了3个月却始终没有结果,急得他团团转。董渊说:“那段日子,沈老师总是把我叫到办公室去询问实验进展,帮我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他很耐心,虽然我只是个本科生,但得到的待遇跟实验室的研究生是一样的。”

让本科生直接到科研小组里做科研,甚至让本科生作为组长带领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组员,沈国震的作法可谓大胆。在他的指导下,一批本科生在科研上初露锋芒,目前已获得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英文论文1篇,参与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罗小兵 能源学院教授

科研更重“转化”

勤奋,这是很多人对罗小兵的评价。从2002年博士毕业开始,罗小兵就全身心投入了让他醉心的科研事业中。每天工作14个小时,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日子实在辛苦,可是在罗小兵看来,这都是通往梦想道路上的风景。

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罗小兵把自己的理想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搞事业”。针对目前社会关注的能源与环保问题,他致力于清洁照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了60多篇论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罗小兵认为,科研并不意味着只是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发论文,更重要的是将现有的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一直以来,他坚持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已拥有第一发明人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日本发明专利2项,韩国发明专利3项。他研制的LED路灯和封装模块已在广东等地成功实现产业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罗小兵说:“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在前行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一句简单的话,却是这位科研工作者最执著的心声。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