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不负春光】药学院与同济附属幼儿园再启药用植物种植之旅

    来源: 时间:2025-03-14

    (通讯员:叶茂 斯陆勤 摄影:李子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药学院工会携手同济附属幼儿园(同济附幼),再次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药用植物种植之旅。

    春植希望,药香传承。

    自去年起,同济附幼的“小小百草园”便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药用植物:艾草、板蓝根、薄荷、迷迭香、皱叶留兰香、红花、桔梗、石斛、蒲公英、金银花、荠菜、百合……不仅装点了校园,更成为孩子们探索“中国药”文化的生动教材。在药学院工会的带领下,孩子们将自己亲手种植的药用植物制作成艾条、红花油、金银花露、薄荷香膏,还尝试用板蓝根染布。从种植到应用,从校园到户外,从宏观到微观,从药用植物到药品制剂,全方位、系统地感受了“中国药”的独特魅力。

    今年,借着植树节的春风,药学院工会与同济附幼再度携手,在“小小百草园”播种下新的药用植物的种子。今年的活动将围绕两大主题展开:药用植物的保存与药用植物在方剂中的应用。

    种植现场,王教授向小朋友们逐一讲解了今年种植的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与种植要点,并带领药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志愿者与小朋友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幼苗植入土壤,浇水、培土,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幼儿园的“小小百草园”里一片欢声笑语。

    大家一起撒下了墨旱莲的种子,墨旱莲与医学院校园里的女贞子可以组成临床常用补益剂“二至丸”。 前者在夏至采摘,后者采自冬至,故得名“二至丸”。大家还种下了天冬,可和幼儿园已有的麦冬一起制成“二冬膏”,治疗咳嗽;种下的菊花、桔梗、薄荷,可与其他五味药组成“桑菊饮”,用于治疗感冒、肺炎等疾病。此外,在水池边种上了水生药用植物——菖蒲、香蒲、泽泻,待到端午节时,孩子们就能将自己种植的具有驱虫醒神功效的菖蒲和艾草带回家了,挂在大门两边,传承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孩子们手中的幼苗已扎根于幼儿园的土壤之中,而“中国药”文化的种子也悄然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药学院工会副主席叶茂老师表示,在幼儿园持续开展“中国药”传承与推广活动意义非凡,药用植物不仅承载着健康与希望,更蕴含着“中国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孩子们将用好奇的眼睛去发现,用灵巧的双手去实践,感受“中国药”的魅力,成为小小“中国药”传承人!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教职工活动中心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电话:027-87543467

    传真:027-87543467

    邮箱:xgh@mail.hust.edu.cn